过去的一年,我完成了蒙特梭利教师培训课程,通过了蒙氏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一名持证蒙氏CASA(2.5-6岁年龄段)教师。现在把其中的一些所见所感写下来,与感兴趣的家长与教育者分享。
报名参加蒙氏教师资格证的培训项目的直接起因是孩子出生后就开始给孩子找幼儿园(这里幼儿园报名要提前很久,怀孕时候就去报名的大有人在)。在看幼儿园的过程中,蒙氏幼儿园是一个绕不开的热点。舆论对蒙氏体系的评价非常不一致,甚至相反。例如有人说蒙氏可以鼓励孩子的创新,也有人说蒙氏会扼杀孩子的自由创新精神。有人说蒙氏培养孩子自由独立,也有人说蒙氏管理非常严格,把孩子都管成了小绵羊。因为我自己就是老师,对一个自己不了解的教育体系有天然的兴趣,所以干脆趁着孩子还没到上幼儿园的年龄,自己先去一探究竟。
后来我发现,在我们蒙氏教师培训学校的这一届学生里,我大概是唯一一个不以找蒙氏相关工作为目的的。这点的好处是给我提供了观察的距离感,能够在“庐山之外”更客观地去看这个体系。缺点则是我对蒙氏的接触,仅限于我的培训所见与两所实习的幼儿园所见,并不能说非常全面。所以我的观点未必都正确,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内容分为几个部分:
一、混乱的蒙氏教师培训入口
二、蒙氏教师培训内容概览
三、对蒙氏教学系统的反思
四、如何挑选蒙氏幼儿园
五、蒙氏对于父母在家育儿的启发
———————————————————————————
第四部分 如何挑选蒙氏幼儿园
看幼儿园认证。 在加拿大,比较正宗的蒙氏幼儿园会经过CCMA的认证(Canadian Council of Montessori Administrators)。前面提到的MACTE是认证教师的,这里的CCMA是认证幼儿园资质的。但蒙氏整个体系都属于私立,所以这些认证机构,也并不是政府授权,而是像MACTE一样,是由一些圈内资深人士合谋制造门槛,在某种程度上保证质量,顺便圈钱的产物。总体来说,要是有CCMA认证,至少是个蒙氏圈内的幼儿园。要是没有CCMA,挂名的概率就很大了。
2. 看一个班有几个老师有蒙氏证。AMI不一定比AMS好,但不管是AMI还是AMS还是MACTE,一定要一个班的老师里至少有一个人有,如果两个老师都有那就更好了。蒙氏教具专业化太强,没培训过真不知道怎么用。如果一个班24个孩子只有一个老师有证,其他都是ECE(幼教资格证),那就说明那个蒙氏老师会很忙很忙……
3. 观察教室。蒙氏要求教室是“有准备的环境”,就是教具都是随时处于孩子能用的状态。
一个小心机:可以留意教室的彩铅。彩铅的笔尖应该是大部分是尖的。尤其是大部分school tour都是在上午。老师应该在早上把所有彩铅都削过一遍。如果这个教室的彩铅都是秃的断的,那这个蒙氏园的管理就要打一个问号。
另外,教室的杯子碗之类的containers应该大部分是瓷质或玻璃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如果架子上很多塑料制品,那肯定也不是一个认真的蒙氏。经典蒙氏不会有电动玩具,甚至也不会有角色扮演的道具(原因见上一篇)。如果孩子已经在蒙氏园且有照片,家长可以看看架子上的教具是万年不换还是经常性有更新。好的蒙氏和用心的老师应该是经常更新自己的教具的(经典教具不更新)。
4. 观察教室里孩子的行为。几个经典蒙氏标志:
离开座位一定会把椅子塞回桌子下面;
孩子找老师的时候不是直接喊,是走到老师身边,把手放在老师肩膀上等着;
孩子可以自己下座位,在教室晃悠;
孩子可以自己倒水喝;
孩子的教具如果是放在地上操作,那一定是先铺一块小毯子,然后放在毯子上操作的,不直接放在地上。操作完之后,把教具放回原位,再把毯子卷好,放回装毯子的筐里。
班里孩子应该是混龄的。蒙氏是2.5-6岁的孩子都在一起,有些幼儿园会把孩子按年龄再细分。但是细分年龄其实是一个方便管理和教学,但对孩子来说并没什么明显益处的变通。
5. 看教室日程表。经典蒙氏要求有3个小时的连续蒙氏工作时间。真正能做3个小时的,是很认真的蒙氏。要是下午还有一两个小时的连续蒙氏时间,那就真是个良心金牌蒙氏了。蒙氏工作时间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对老师的要求高。有的幼儿园撑不起3小时,会安排2个小时或1.5小时蒙氏时间,然后用做手工,circle time,室外活动,零食时间等填充。
6. 有的蒙氏会有集体教学,但所有蒙氏都应该有一对一教学。越“纯”的蒙氏,集体教学越少。如果你看到一上午都是所有孩子做一样的事情,那肯定不是蒙氏教学法。
7. 如果不愿意找那种特别死板的蒙氏,问问校长,对于用积木搭玩具怎么看。或者幼儿园里有没有角色扮演的游戏,读书的时候读不读童话,怎么读童话。不过一般这种时候校长都会显示出很开明的样子,家长随便听听就好。要是校长认真跟你解释不能随便搭积木,那一定是非常“纯”的蒙氏了。
在经历了“纯”蒙氏教室之后,我倒觉得,纯蒙氏未必好到哪去。只要老师不错,其实是不是“纯”蒙氏没有太大所谓。反倒是一些借鉴了蒙氏教学的杂糅式学校可能更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老师好不好很难通过school tour看出来。如果有机会的话,申请听课,在教室呆哪怕一个小时,可能会观察得细致一点。
熟人推荐靠谱吗?其实小孩子不太会表达自己的经历。有时候家长觉得老师不错,孩子学了挺多,但其实小孩在幼儿园的经历一点也不幸福。
以上是作为蒙氏教师给出的建议,可能很多蒙氏教师也会给出类似的信息。后面写的,则是我作为一个“长期潜伏在幼儿园的家长“的感受。
在实习过后,我得到的最后结论,就是降低对幼儿园的期望。只把幼儿园当成一个保障孩子安全和基本生存需要的托管地。不要把小孩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都放在幼儿园。如果对孩子有除了“健康”之外的期望,就靠家长自己接回家的时间里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果幼儿园好,老师好,等于赚到了。幼儿园不好,孩子也不至于被耽误。
说实在的,无论是学术,还是情感,幼儿园能给的都非常有限。蒙氏学术再怎么强大,老师一天里能给一个孩子的有效时间也就半小时。而情感支持,几乎是零。幼儿园老师的任务并不是关心孩子,而是管理孩子。老师和孩子距离太近,孩子会恃宠而骄不好管理,所以老师是要把孩子“推出去”的。举个例子,实习开始时,有个新来的孩子哭得很伤心,我看着心疼,就一直陪着他,他很快变成了我的小尾巴。但主管老师告诉我这样不对。应该不理他。让小孩发现他从老师这里得不到安慰,他才会放弃希望,安心适应环境。大抵是“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幼儿版。残忍,但实用。其他情境可以类推。
实习给我非常大的一个震撼是,幼儿园老师在有人处和无人处,差别非常大。此处“人”指的是其他成年的、不是本幼儿园老师的人,尤其是家长。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让我重新认识人性的黑暗,让我理解了一个看起来很正常甚至很友善的人,为什么会在工作岗位上虐童。这真的不是某个个人的问题,而是人性深处的恶。在平时的环境下,因为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衡,很多人甚至觉察不到这种恶。而在幼儿园的一间教室,家长看到的只是教室门打开,老师笑眯眯地跟孩子打招呼。而门一关,只有一个(或几个)有绝对权威的成人面对几个完全弱势的孩子,制衡力量消失,“为所欲为”的恶就会被释放。当然这里的“恶”不是指虐童,毕竟加拿大的制度相对完善。但是,控制不住情绪斥责孩子,或者完全看心情决定态度和语言,这种太常见了。我看到一个看上去很和善的老师,因为一个孩子拽了一下她衣服,就很厌恶地对孩子喊:“你在做什么?不要碰我!”。幼师工作是精神和体力上的双重高压,一天中有二十次要崩溃的时刻。虽然大部分老师在尽力照顾好孩子们,但是,在老师的精神紧绷,且没有什么制约力量的时候,负面的情绪很容易转嫁给孩子。这种转嫁,在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最严重。直到孩子五、六岁,表达没问题了,也能分清想象和现实了(三四岁的小孩还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说话一句真一句假,家长也不知道该信哪句) ,师生关系就比较健康了。为什么跟孩子的语言能力相关呢?因为制衡老师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什么时候孩子能真实、完整的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告诉家长,师生关系的学生这边就有了砝码。
多说一句: 实习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家长保持和孩子通畅的沟通是多么重要。那些成绩单、手工作业甚至孩子每天的照片,都不是孩子在幼儿园经历的主体。孩子在家庭之外呆那么久,发生那么多事情,要不是孩子主动跟家长说,家长根本无从得知。孩子小的时候不会表达没有办法。孩子长大了能表达了以后,父母千万要管住想“教育”孩子的嘴,多听,多认同。孩子愿意跟父母聊比什么都重要。把天聊死了,孩子不愿意跟父母碎碎念了,孩子的成长真的就成了黑箱。我想任何一个父母都不想养孩子养到听天由命的状态。“倾听、不评判”,实在很重要。
实习时,有几个孩子我觉得在幼儿园过得一点也不好,但是每天来的时候还是笑嘻嘻的跟老师握手,跟爸妈说再见;放学的时候也会拥抱老师,高高兴兴跟家长离开。我发现孩子“喜欢”一个老师,有可能不是因为这个老师对他好,而是因为一种天然的对权威的顺从。所以要是一个孩子明显表现出不喜欢老师了,那真的是过得非常不开心了。家长不要觉得“每天见到这个老师,觉得她挺好的呀”,从而质疑是不是孩子的错,也不要试图劝孩子多听老师话。应该庆幸孩子跟家长表露出了自己的感受,赶紧琢磨转园吧。
另外,幼儿园好不好,具体其实都落实在孩子的感受。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老师,有的孩子就在班里很舒服,有的孩子就过得不那么舒服。这可能是因为老师的风格正好和孩子匹配/不匹配。比如我见过一个老师,特别注重吃饭要慢这件事。有个小孩很爱吃,每次吃饭都又快又多,结果每天都要挨批评。而且老师把“爱吃”上升到“人性贪婪”的高度,对这个孩子的看法自然不怎么样。这就属于孩子和老师八字不合,孩子有点倒霉 lol
最后,我说这些并不是说幼儿园是个可怕的地方。我自己实习之后也还是坚持送我的孩子去幼儿园。首先幼儿园的基本面还是好的,而且可以提供家庭没有的社交、独立的环境。其次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适应能力很强。除非特别极端的情况,孩子们都能自行调节。家庭的一个问题是保护太过,这对于孩子也未必是好事。关键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不要把重心过度放在幼儿园上(比如把孩子一整天扔在幼儿园,回家来就剩睡觉)。
Jun 30, 2021
8 min read
0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