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都会分为三个层面,1. 知识的增长 2. 能力的培养 3. 价值观的熏陶。知识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该记的字记住了,该理解的词理解了,这是课堂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能力和价值观,这些看起来有点“虚”的东西,就很考验教师的能力了。
以一篇三年级的课文《找骆驼》为例,我们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中,除了最下面的“掌握字词读音、意义及用法”,其他三项看起来都有点“虚”。比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怎么培养呢?
人教版课本的导读部分其实就显示了这个“培养思考能力”的训练目标。但这个设计无非就是复述课文,学生并没有真正实践独立思考的过程。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自己有抽丝剥茧,发现问题的能力了。这篇课文初看起来没什么玄机,但是我读着觉得它比较不像中国本土的文章。动手一查,果然,它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这就使得课程设计有“戏”可唱——把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具体落实到两个问题探究上
1.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 故事里找骆驼的商人是什么人?
学生要自己当侦探,去“发掘”两个文章中没有任何提示的隐藏信息。
发掘文章中的隐藏信息是很难的技能。如果直接开篇就问“这篇文章是不是中国人写的”,无疑是个难度过高且会让孩子们一头雾水的问题。孩子们猜不到或者没有根据去“瞎猜”,既无法获得成就感,也没有能力的增长。教师要能在教学设计上合理设置问题的终点、路径和“台阶”的高度,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设置一串需要努力思考但有迹可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获得“烧脑”的愉悦感。如果学生觉得自己之所以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完全是自己的功劳,自己很有智慧很会思考,那这个设计就非常成功了。那么,怎么去搭建问题的阶梯,让孩子能“自己”发现问题的真相呢?
我们搭建的阶梯,从文章标题的“找”字开始。这是一个离每个孩子生活都非常近的场景——“你或者你的家人找过什么东西”?
教师只要稍微举个例子:“我老是找我的手机”。就能引发孩子们的踊跃的发言:找橡皮,找弟弟,找狗……这本身是个发散性的问题,在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课文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共同点:你找的东西,都是你生活中需要或者跟你关系密切的东西。这是为最后孩子自己找出问题答案打下的一个关键基础。
接下来抛出第二个问题:“你觉得什么人会去找骆驼呢?“这个问题一定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会意识到,一定是和骆驼关系密切的人! 有的孩子会猜,是不是养骆驼的人? 是不是把骆驼当宠物的人? 这是阅读的“预测”环节,有了预测,再读故事,等于带着问题读课文,阅读的兴趣就“勾引”到位了。
课文的第一句话给出了一个答案:“商人”。自然而然导入课文正文的同时,教师有了一个很好的展开空间。商是个生字,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说说商人是什么意思,商人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发现商人的工作不是制造东西,而是买东西运到需要的地方再卖出来赚钱。
第二个问题的结论也很重要,因为第三个问题是:这个商人为什么要用到骆驼?有了对商人工作性质的认识,孩子们很容易想到,是因为这个商人要靠骆驼运输货物。
接下来,紧锣密鼓地继续追加第四个问题:这个商人为什么不用马、或者船、或者车来运货物呢?二年级他们学过骆驼在沙漠活动,所以孩子们会很容易想到,他一定是因为需要在有沙漠的地方运货物。
第五个问题,老师继续挑战学生的思维:“可是沙漠里人很少呀,他在沙漠里面做生意,要把货物卖给谁呢?” 学生意识到:不是-——他只是运东西经过沙漠!是沙漠两边有人买卖东西。
那么,终极问题来了:世界上有什么地方,是中间一片大沙漠,沙漠两边有人住,需要买卖东西呢?
到这里,孩子们差不多靠推理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如果班里有大一些的孩子,了解过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与历史,就可以请他们给全班讲一讲跨撒拉哈贸易或者是丝绸之路,他们会非常骄傲有成就感。如果没有孩子讲,老师则可以顺势给孩子们拓展知识:这个故事是一个阿拉伯民间故事;这个商人很有可能是一位阿拉伯商人。历史上阿拉伯商人活跃在亚、欧、非洲的贸易要道上,而他们运输的道路上有很多沙漠,骆驼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这样,孩子们在中文课上不仅学到了中文,中文更成为了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途径。最重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侦探”过程,在一环套一环的问题中,由孩子们自己完成了。这种“烧脑”的快感,要比读故事找答案的“伪探索”刺激多了。
这个探索的过程,虽然看起来终点设置得很难,但有了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串,学生们每步上一个小台阶,最后达到终点就是水到渠成。整个问题串的构建和落脚点的设计,是在“情怀”的指引下、在教师能力与知识储备的支持下完成的。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不光是阅读的兴趣,知识的拓展,更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事实上,正因为教师拥有“重视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价值观,我们才会做出这样的一堂课。我始终认为,比起让孩子相信“书上写的都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不迷信权威的价值观,和灵活运用已知信息、推断未知信息的能力。孩子们要面对的未来,是一个信息渠道多元化、去中心化的世界。传播权力的下沉带来了海量且真假难辨的信息。在未来,获取、鉴别媒介信息,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推断它隐含的作者背景、立场、观点,这样的能力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Aug 2
4 min read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