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学诗一个比较好的阶段是学龄前,不求甚解,听听读读背背,字能记几个算几个。海外娃家长们常常发现,上学前背了好几十首诗,小学一二年级没顾上管中文,等三年级发现连诗带字忘得一干二净宛若一张白纸。不过我依然觉得潜意识里还是会残存一些音韵美的语感。以及反正幼儿也要开发大脑,用诗歌这种文化精华总比用弟子规这种糟粕好得多。

另一个阶段就是已经过了阅读关的大孩子。等他们能够理解时间和空间上都超越了自身生活经验的事物,能够共情,这个时候学诗,才有能力去欣赏文字之美,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这时候的学诗,才是meaningful learning.

不太恰当的一种学诗,是一些口语都不那么流利的海外娃,在阅读能力非常有限的低年级阶段,把诗歌当作主要的识字文本载体。我见过给零基础海外娃用笠翁对韵做启蒙教材的网课。第一课就讲“来鸿对去燕”。孩子全程一脸懵、零互动。(但是家长很开心,因为觉得课很“高级”很有文化😂)这里古诗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对于海外娃是一种“非理解性输入”。每个字都跟他们生活中用到的意思不一样(如果用到过的话),对他们来说,难度的设置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样的课程,如果孩子听话,家长可以把孩子摁在那听听写写背背,但是因为不理解、没地方用,背会了也很难保持住,很快又会忘掉。

古诗词确实是中文的巅峰和精华,但就系统识字这个目标而言,用诗词作材料就像给六个月大的孩子一桌满汉全席一样,还不如含铁米粉(比如分级阅读)对他更有好处。如果我们六七岁的时候用莎士比亚的作品学英语,又有多少人会觉得英语课很有趣呢😂 当然,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我不是反对在初阶识字中应用诗词,只是要避免把它当作主干识字材料。

p.s. 口语能力和泛读量都超过平均水平的海外娃不在此列。

p.p.s. 不是所有海外娃都得学古诗词。海外娃学中文时间有限。就好像一个饿肚子的人,如果不得已要二选一,我觉得选一袋大米(基础阅读能力)比一束鲜花(会背很多首诗)更实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