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的导入设计

教学目标中,除了最下面的“掌握字词读音、意义及用法”,其他三项其实都有些“情怀”风格的宏大叙事。这些情怀说起来哪个学校的vision里面都会写,但能不能落到实处,就要看细微环节的教学技术了。

技术:

1. 关于能力培养:落实到一篇普通的课文里,怎样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抽丝剥茧,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篇课文初看起来没什么玄机,但是我读着觉得它比较不像中国本土的文章。仔细一查,它果然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这就使得课程设计有“戏”可唱。但如果教师自己习惯于照本宣科,就不会想到查证,那这出戏也就没得唱了。

第二,教学技术上,教师要能够合理设置问题的终点、路径和“台阶”的高度。如果问题太难,跨度太大,孩子们跨不上去猜不到,无法获得成就感。要是孩子们没有根据地“瞎猜”,也不是一个好的设计。教师应当能够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设置一串需要努力思考但有迹可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获得“烧脑”的愉悦感。如果学生觉得自己之所以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完全是自己的功劳,没老师什么事儿,那这个设计就非常成功了。(题外话:我觉得一个好老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我很厉害什么都能学会”,而不是“老师很厉害什么都知道”。)

2. 关于兴趣培养,这篇文章探讨的只是一个很小的点:在教学技术上,一篇课文的导入环节,怎样才能“抓住”孩子,让他们有欲望去读故事。

这篇三年级的课文(也是国内三年级的课文),常规的“兴趣点”都放在文中的侦探故事上(上图是国内课本,它的导读部分就显示了这个设计)。但我觉得”读故事找答案”不够好玩。而且,教学设计应该能够在上课第一分钟就“抓住”孩子,而不是“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一篇很有趣的课文《找骆驼》,请大家翻开课本”这种一听就会觉得无聊的开场。

骆驼是个和孩子们的生活关系不大的话题,不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前两年我一直没有琢磨出一个能迅速“抓人”的开场。擅于引导发言的莫老师设计了“你找过什么东西”的首发问题,课堂实践的效果非常好。

教师问完这个问题可以抛砖引玉,比如我举例说:“我天天(!)都要找手机”。顿时引发了踊跃的发言:找橡皮,找弟弟,找狗……这本身是个发散性的问题,但教师最后要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共同点:你找的东西,都是你生活中需要或者跟你关系密切的东西。

那么–引入下一个问题– 你觉得什么人会去找骆驼呢?这个反差就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会意识到,一定是和骆驼关系密切的人。有的孩子会猜,是不是养骆驼的人? 是不是把骆驼当宠物的人? 这是阅读的“预测”环节,有了预测,再读故事,等于带着问题读课文,阅读的兴趣就“勾引”到位了。

课文的第一句话给出了一个答案:“商人”。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开空间。商是个生字,教师先让孩子们讨论商人是什么意思,是做什么的,引导得出商人不是农民或工人,商人的工作不是制造东西,而是买东西运到需要的地方再卖出来赚钱的人。

(有个家长跟我聊,说她家小朋友上完课回家,问:“妈妈你是商人吗?”。这位妈妈是位房产经纪。所以小朋友讨论后得出结论:妈妈你是卖房子的,房子也是东西,所以你是商人呀)

这个铺垫很重要,因为后面会问到商人为什么要用到骆驼。有了对商人工作性质的认识,孩子们很容易想到是因为商人要靠骆驼运输。

【图中最右的秤是帮助孩子记忆字形用的–商的字形有点像一个秤。而商人又经常用到秤–credit to莫老师】

这页课件涉及“商”字的来历–商朝灭亡后,商(朝的)人失去了土地,不能做农民了,只好靠买卖东西赚钱,所以中文里会用商这个字代表business man. 这个设计有历史渗透的考虑,也是帮助孩子更理解这个字的来源,有助于他们的字词记忆。

作为问题串的终点,这个的问题的设计,涉及到我的另一个“情怀”:中文课不应该仅仅讲语言,而应该成为孩子们了解世界的途径。因为二年级学过骆驼在沙漠活动,所以孩子们会比较容易想到在有沙漠的地方。老师会challenge他们:“可是沙漠里人很少呀,他是只在沙漠里面做生意吗?” 学生意识到:不是-——他是运东西经过沙漠!所以需要是沙漠两边有人买东西或者能制造出好东西的地方。

到这里,孩子们差不多靠推理发现了“事情的真相”,老师则可以顺势给孩子们拓展历史知识:这个故事是一个阿拉伯民间故事;这个商人很有可能是一位阿拉伯商人。历史上阿拉伯商人活跃在亚欧大陆的贸易要道上,他们的商业活动连接起了亚欧大陆的两端,而他们运输的道路上有很多沙漠,骆驼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这样,一个完整的“侦探”过程,在一环套一环的问题中,由孩子们自己完成了。这种“动脑子”的快感,要比读故事找答案的“伪探索”刺激多了。

这个探索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困难,但有了精心设计的引导和铺垫,每一步都水到渠成。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发散的,但其实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精心构建的一条线,最终目标是辅助孩子们获得独立思考的成就感。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不光是阅读的兴趣,更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不希望让孩子们上完课后仅仅得出一个 “我要向故事里的老爷爷学习”的结论,而是能够获得“审视”文本的能力:思考一条信息的来源,从字里行间推断它隐含的信息,考证它的真伪。在信息爆炸且往往真假莫辨的今天,这样的能力实在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