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博雅中文适合以普通话为继承语的孩子。即父母使用中文,孩子可以听懂中文,并简单表达。
答:所有孩子在博雅中文的年级,都是根据孩子的中文水平、学习习惯等综合决定的,需要教师的专业测评。跟孩子在学校的年级没有关系。
答:一年级不需要任何汉字或拼音基础,但需要孩子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有足够的陪伴学习时间。当然,因为课程进阶比较快,如果孩子之前能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他可以学得轻松一些,也很好。
答:感谢您对孩子学中文的重视:)早开始学中文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博雅中文采用的教材体系坡度比较陡,进阶快,太早开始,后面爬坡会有点难。建议等到一年级再开始。之前可以上上其他学校比较轻松的课程,在家多读中文绘本,以培养孩子对中文的兴趣和亲密感为主。
答: 可以。我们这套教材在一二年级不教拼音。这跟北美的孩子对拉丁字母的过度熟悉和依赖有关。学中文先教拼音适合国内的孩子,但照搬到海外后,经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是个大坑。学了拼音,会削弱对汉字的识记,认字容易“虚假繁荣”。而且,对于英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而言,他们对拉丁字母的熟悉程度,远超方块字。他们不像中国本土的孩子,日常生活中都是汉字,拼音学一两年,很快就过渡到直接读书了。北美的孩子一旦先学了拼音,非常容易过度依赖,没有拼音的文本他就不觉得是中文,拒绝读。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很难再让他们读真正的中文了。所以我们这套教材吸取了前面的教训,先教认读,让孩子真正认住方块字,然后三年级教拼音。
答:我们不要求孩子会默写,只对认读有要求。我一直坚持,学习要讲究效率。孩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做最有效率的事。对于海外的孩子来说(甚至中国本土的孩子也是),以后写汉字的机会很少,现在有高科技手段的支持,大部分写作,用认读+汉语拼音输入就可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要求孩子会写,一是花费很多时间,二是写字练习做多了很枯燥,会磨损他们的兴趣,三是因为生活中不常用到,最终还是记不住(想想我们大人现在有多少提笔忘字的,这还是受了二十几年国内正规教育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就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目标锁定在扩大认读生字量上。大家看到一年级孩子手写作文是因为这时候我们还没教拼音,到三年级学完拼音之后孩子们就可以用电脑输入写作了。所以大家看到报名说明帖里,四年级的孩子的作文,都是电子版发给我的。而且,一年级孩子的作文,我也不是要求必须由孩子手写。孩子口述,家长记下来,也是可以的。 我一直强调学习要先明确目标,手段都是为目标服务的。写是手段,不是目的。作业里有写字的部分,是因为为了记住一个字,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写(调动手部肌肉)就是其中有效的一种。至于写字量,每个年级不一样。从一年级后三分之一开始,大约是每周的新字词(十个到十五个字),每天一遍,每周四天。如果都会认读,家长测试通过,可以不写。如果下节课来老师测试认读差太多,就要多写。总之,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他的写字项目。
答:语言学习,投入足够多的时间非常重要。继承语的学习也是一样。不管每周一小时的课还是两小时的课,如果仅仅指望上课的课堂时间,回家一点儿不碰,肯定是不够的。这样的学习不会见到成效,其实还不如不学。我们采用的教材设计配套作业非常完善,每周一个小时的课堂教学,严格对应每天半小时,每周四天的作业量。所以,我们这套体系,其实是用32课的课堂学习为纲,覆盖了每周至少五天的中文学习。这也要求家庭愿意付出每周四天,每天半小时的中文学习时间。课上课下是一个整体,环环相扣。如果课下作业不能保证,到一年的后半段就很难跟上了。
答:是的。二年级要有三百字以上的识字基础才能加入。所以孩子只能从一年级开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大一点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因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好的学习习惯,效果反而不错。我的一年级班上最大的孩子有十七岁的,但他因为自己感兴趣,愿意学,所以学习效果非常好。 当然,任何语言在刚开始学的时候,文本都会比较简单,年纪大的孩子读“小蝌蚪,细尾巴“,未免会觉得有点无聊。我会在教学中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设计课程,但是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孩子开始正式学中文的年龄,与正式学英文的年龄同步或稍早。不然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远远超过他的中文阅读能力的时候,他们再学中文就会觉得有点无聊了。也就是说,建议孩子从六七岁左右的年龄开始博雅中文的一年级,这是最理想的。
答: 有。但随年级不同,一学年中的时间不同,考试的目的和形式也不同。 简单的说,我们每个年级都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结束时都有单元测试。低年级的单元测试主要是游戏形式,比如纸牌配对,小组竞猜。有一些压力,但不会让孩子感觉特别紧张。考试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孩子的学习“扎口袋“,以考促学。 高年级的单元测试就相对正式,见招生说明帖里的范例。 在学年结束时,每个年级都有学年测试,并会依据测试结果决定孩子能否升入下一年级。
答:我教过几套教材,这套是编排最科学,设计最有针对性(英语地区的华裔),使用起来实用性最好的一套。也是对家庭重视程度和时间投入要求较高的一套。 我们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短时间实现自由阅读。在孩子还没觉得中文无聊,或者英文能力远超中文的时候,带他们进入自由阅读的天地,让阅读的乐趣引领他们持续学中文。以我的观察,这大概是海外孩子能最后“学成”中文的最靠谱的途径。那些晃晃悠悠学好几年的,基本最后都因为学了好久也没法用(学的简单字词没法支撑阅读),和英语阅读相比太无聊而放弃了。 当然,要短期内实现自由阅读的飞跃,坡度陡是必然的。所以,我再三强调,不是每个家庭都适合这套体系。只有真正下决心,把中文排在小提琴、法语、冰球同样甚至更重要的位置,能够保证学习时间的家庭,才是这套体系最合适的对象。 当然,我个人不觉得每个华裔家庭都必须用这一条路径来学中文,甚至都不一定非得让孩子学中文 。我只是希望用我的专业能力,帮助那些已经决定让孩子学中文的家庭选择最适合的学习体系。孩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要选择最适合他的路径。如果他进入了这个体系而做不到完成作业,这一年基本到后半段就跟不上了,一年结束之后还得重新换体系,就有点浪费时间。此外,任何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兴趣。我会尽可能在课堂上创造学习的乐趣,但这些都是以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学习为前提的。孩子在课堂上收获不到成就感,就还不如不学。保护他们的兴趣,等到孩子长大了,自己想学了再学,也要比硬逼着孩子学,最后孩子再也不想拿起中文书要好。毕竟我们最核心的目的是增强亲子间的纽带,而不是相反。
答:十二人左右
答:不是。报名以交200元预报名费为准。先到先得。
答: 缺课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我的意见是,如果家庭能保证学生在缺课的情况下,自己按量完成作业(不必须按时),那么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我们的教材配套作业很强大,有CD可以跟读课文,有网上的词汇专项练习,也有和阅读材料相对应的阅读理解题目。而且,我们每周的进度、作业,我都会在家长群里说明,甚至讲课的幻灯片我也会分享在群里。我们有学生出去度假一个月,回来一点儿没拉下。因为妈妈让她在走之前提前完成了两周的作业,回来之后又补了两周。但如果学生不能补上作业,那么影响会比较大。建议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作出合理选择。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维度,是孩子的年龄,如果孩子只有四五岁,那晚一年再开始系统学习也没有太大关系。但如果孩子已经是学龄儿童,他学中文的最佳窗口期其实非常有限,就那么一两年。我们继承语教学,实际上是在跟他们的第一语言赛跑。过了一年,孩子的英文阅读能力提高很多,而中文水平没有进步,其实就等于相对弱化了。两种语言强弱差别越大,孩子对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难度就越大。所以,对于学龄儿童,尽早开始,利大于弊。